歡迎來到黃金時代官網~
學籍查詢
全國統一服務熱線:
4007-0506-01
時間:2020-12-07 分享到:
企業培訓:人力資源戰略的三個關鍵決策
企業培訓中將核心人效作為戰略性人力資源經營的支點,來分析人力資源戰略。這里會用到人力資源效能矩陣框架,在確定人力資源戰略時,需要關注三個關鍵決策
1. 人力資源的建倉思路
在人工成本和人員編制兩項預算約束條件下,結合公司的商業模式、業務形態、發展階段等來搭建人才倉。這里的建倉思路不僅僅是招聘這一個環節,而是人才隊伍規劃的全生命周期。
搭建人才倉的關鍵是要界定最能驅動業績的“核心人才倉”。除此之外,也要明確各類人才倉的定位,比如哪些人才倉是負責進攻的,哪些是負責防守的。
這應該是HR們與老板達成的第一個共識,沒有這個共識作為坐標,后續的一切都無從談起。但大多數HR在這一步就錯了,如何搭建人才倉,根本沒有自己的思路,而是將業務部門對人員的表面需求當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。也就是說,需要什么樣人才的信息是來自于執行層面的業務,而非公司層面的戰略。
2. 業務戰略的輸出要求
業務戰略不是簡單地定義出企業是走低成本還是走差異化道路,而是要找到企業各類業務的“北極星指標”和背后的增長邏輯。
“北極星指標”及其增長邏輯,既是對資本市場講述的(商業模式)故事,也是企業賴以生存的陣地。如果無法確定北極星指標,我們就無法將核心人才倉鎖定在公司或項目的業績上,人力資源資本化也成為了空談。
大多數HR制定不出有效的人力資源戰略,關鍵原因是對業務戰略理解不深。他們在工作中缺乏接觸戰略的機會,被選用育留的傳統模式“圈養”,逐漸失去了“戰略感覺”。HR們越是“專業”越是如此。
3. 人力資源的輸出節奏
基于前兩個決策要素,HR們需要設計一套人力資源政策包,將人才倉和業務戰略連接在一起。由于企業的業務戰略是有時間窗的,人力資源戰略也有時間窗。HR們應該通過這個人力資源策略包來控制輸出節奏。
一方面,各種策略出效果的周期是不同的,例如,激勵可能立竿見影,而培養則需要一定的周期。另一方面,每個企業都同時擁有幾個“人才倉”,輸出節奏也不同。例如,領軍人員的培訓周期更長,工兵人員僅需要將短期培訓動作標準化即可。所以,企業的思路應該是“協同搭配、均勻輸出”,即對不同的人才倉使用不同的人力資源政策,確保每個時間節點里都有老板可以接受的人效水平。
文章標簽
企業管理培訓
20年專注中層干部及核心團隊培養
中國首批從事管理服務的專業機構
用結果說話,95%以上的滿意度
課程結束才是開始我們提倡終身學習
深入企業落地輔導學員企業共同成長